计算机的发展史

第一代计算机(1940-1955):真空管和穿孔卡片

特点:

1.      没有操作系统的概念。

2.      所有的程序设计都是直接操控硬件。

工作过程:

程序员拿着插件板到机房依次一个一个使用,一人用,其他人则需等待正在使用的人用完才能用。

后来,出现了穿孔卡片,把程序写在卡片上。

优点:程序员在申请时间内,可独享整个资源,可即使调试自己的程序。

缺点:浪费计算机的资源,一个时间段内只有一个人用。

 

第二代计算机(1955-1965):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

工作流程:从输入到运算再到输入,批处理系统,过程中增加了一个中间人。

优点:批处理系统,节省了机时。

缺点:整个流程需要人参与,按顺序计算(串行) 影响开发效率

 

第三代计算机(1965-1980):集成电路芯片和多到程序设计

1.      spooling (外部设备联机操作)用以代替中间人的位置。

2.      多到技术(多个程序)解决按顺序计算的问题

3.     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联机终端+多到技术(提高开发效率)

多到技术:

1.时间上的复用(复用cpu的时间)

2.空间上的复用(复用内存的空间,必须实现物理级别隔离)

 

第四代计算机(1980-至今):个人计算机

操作系统两大作用

1.隐藏丑陋、复杂的硬件接口,为应用程序提供良好的接口。

2.使应用程序对硬件的竞争变得有序化。(汇编语言写的代码)

  

机器语言:

特点:用计算机能看得懂的0和1 去写程序

有点:程序运行速度快

缺点:开发效率低

 

汇编语言:

特点:用一些英文标签代替一串二进制数字去写程序

优点:比机器语言好一点,操作系统内大量使用汇编语言,

           比如关于进程的调度代码,就是用汇编写的

缺点:开发效率低

 

高级语言:

特点:用人能读懂的(英文)字符去写程序

优点:开发效率高

缺点:运行速度慢

 

总结:

      运行效率从高到低

      开发效率从低到高

      学习难度从难到易

你可能感兴趣的